1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湖南省单位主持和参与完成的31个项目获奖,获奖数量再创历史新高。《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湖南省加大科研投入,高水平成果不断涌现。这些成果多点开花,不仅创造经济价值,支持优势产业,培育创业土壤,更为企业增添创新动力。
科研成果多点开花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5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5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160项;授予10名外籍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湖南省科技厅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湖南省单位获奖数量多,层次高,原始创新强,创近年来最好纪录。以湖南省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主持完成的15项,其中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参与完成的16项,其中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
据其介绍,“获奖项目集中在电子信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领域,为优势行业提供支撑,为大型企业增添动力,为种子企业孕育土壤,还为破零倍增提供保障。”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在本次获奖项目中,许多研究成果多点开花,经济效益显著。
其中,中南大学何旭辉教授主持完成的“强风作用下高速铁路桥上行车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成果被纳入《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成功应用于40余座高速铁路桥梁工程。中南大学姜涛教授主持完成的“红土镍矿冶炼镍铁及冶炼渣增值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对镍铁生产工艺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创新,近3年创直接经济效益14.87亿元。湖南大学黄守道教授主持完成的“大型低速高效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研制出国内首台2MW、3MW和世界首台5MW直驱永磁风电机组,在全球400多个风电场总装机超1万台套,产品出口美国、德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近3年新增销售额超800亿元。湖南省农科院单杨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柑橘绿色加工与副产物高值利用产业化关键技术”项目,成果在湖南、山东、四川等地应用,近3年新增销售额38.41亿元,新增利润2.45亿元,出口创汇1.44亿美元。应用企业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绿色工厂”。
上市公司转化成果
在湖南省科研机构埋头攻关的同时,湖南企业也在积极参与科研攻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唐人神旗下子公司湖南唐人神肉制品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传统特色肉制品现代化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实现乳酸菌发酵工艺,集成先进技术和工艺,研制烘干成熟一体化、自然气候模拟等装备。项目获得授权国家专利47件,其中发明专利43件;制订标准7项;著作7部;发表论文142篇。项目成果推广到全国30余家肉制品加工企业,主要应用企业近三年新增销售额878亿元,新增利润101亿元。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鉴定,项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唐人神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08年,唐人神的‘猪健康养殖的营养调控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此次唐人神再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我们增添了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牢牢掌握这一生产力,才能实现‘农家富裕、绿色食品、美好生活’的愿景。”
时代新材风电事业部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家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表示,要加快开发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陆上风能资源。中东南部地区经济富裕,轻重工业、商业发达,社会用电量高,电量消纳能力好,但是处于低速风能资源区,在技术上有很高的要求。特别需要对长叶片、大机组、高塔架、机型可靠度、精准测风、数据模拟、精细选址等关键环节进行科研攻关。黄守道教授的研究工作非常有价值,为低速风电行业补齐了大机组的短板。目前,我们正在大力发展低速高效风力发电装置所需的叶片等关键部件,已与丹麦风电巨头维斯塔斯合作,共同推出新款产品。”(见习记者 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