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对于神州信息来说,无疑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在这一年里,神州信息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在归母净利方面,2019年实现了3.76亿元,这也是神州信息2013年上市以来最好的成绩。神州信息何以在2019年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为此,记者专访了神州信息董秘刘伟刚,请他向投资者介绍一下神州信息靓丽业绩背后的秘密。
《证券日报》:首先,能不能从业务结构方面梳理一下神州信息2019年年报?
刘伟刚:从神州信息2019年的业务结构来看,神州信息金融行业的软件和服务业务在2018年占比为38%,2019年增加了18个百分点,达到56%的占比。正是因为金融行业业务结构的变化,使得神州信息整个业务结构产生了质的转变。总的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业务从2018年46%占比,达到了2019年53%的占比,这也是神州信息有史以来第一次软件和服务业务收入占比大于集成业务收入。软件和服务业务成为公司业务的主要构成,说明整个公司的业务性质发生了标志性变化。
从规模上来讲,神州信息2019年101亿元的营业收入中,软件和服务业务达到54亿元,其中金融科技软件和服务业务从13亿元增长到21亿元,增长比例达到62%。无论总的软服业务54亿元的收入规模,还是金融科技软服业务21亿元的收入规模,都说明神州信息在整个软件服务行业处于领先位置,这一位置也表明了神州信息在数字化领域的行业地位。
《证券日报》:神州信息在2019年取得如此业绩背后的秘笈是什么?
刘伟刚:2019年是神州信息深度聚焦金融科技的一年,也是在金融科技领域取得了较好成绩的一年。神州信息在去年利用大半年的时间,来制订和梳理整个金融科技战略,并正式对外发布。
神州信息的金融科技战略围绕新的定位主要做三件事情:第一,夯实现有的业务基础,稳步推进整体业务增长,服务于金融行业技术升级。这和国家的大方针、政策相吻合。第二,积极推进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国家金融科技信息化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仅是大家过去理解的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还包括在信创的大背景下,为银行打造安全、高效的软件底座,这些更加关键。第三,着重把握金融科技的创新业务。现在银行都在打造生态银行、场景金融,神州信息积极强化优势技术输出,同时利用农业、税务等多行业的积累来帮助银行去打造适合银行的场景。
神州信息的金融科技战略之所以能够在2019年开花结果,与神州信息数十年来在自主创新和市场覆盖方面积累下来的雄厚基础优势密切相关。
在30多年的时间里,神州信息一直坚持自主创新。从最早2004年开始在西安建设当时最大规模的金融软件研发中心,至今仍然是行业内最大规模的金融软件研发基地;2008年,神州信息设立了工程院,同年推出第一款基于SOA产品的ESB产品;2014年,我们在行业内最早看到海量交易以及基于互联网大背景下,银行架构可能发生变化的机遇,2014年开始启动分布式应用平台的研发;2019年,我们适时推出企业级微服务平台,拥有了广发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客户。
自主创新使得神州信息拥有了广泛的金融科技市场覆盖,从央行,到3家政策性银行,6家国有银行,11家股份制银行,90余家城市商业银行和19家外资银行,以及农商、农信、保险、证券等等全系列的金融领域覆盖。截止到2019年底,我们服务的金融客户已经超过了800家。
除了自主研发,最近两年,银行及各行业企业越来越开放,大家都在积极打造一个创新的生态。我们也在这些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比如,我们和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鹏城实验室,清华大学、北航等产学研主体合作,还作为首批发起单位、理事单位参加了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的建立。在场景融合方面,我们和第四范式、科大讯飞、蚂蚁金服、京东数科等企业展开合作,利用他们的底层技术来打造自己的场景。在信创领域,我们和华为、龙芯、蚂蚁金服、京东云等厂商都有大量的合作。我们还将所有的研发在第一时间与我们的银行客户分享应用,确保我们的研发成果能够快速满足用户需求。例如,我们和华为联合推出了一些关键业务解决方案,把我们的核心系统、互联网核心、特色业务平台、数据平台,支付平台等等关键交易系统,与华为的全栈产品进行融合。目前已经具备了开箱即用的条件。
《证券日报》:在2019取得靓丽业绩之后,神州信息未来的布局是什么?
刘伟刚:对于未来,我们面临两个发展契机,一是金融行业的信创业务,二是金融科技场景融合的创新业务。我们认为我们有几个比较明显的基础和优势,能够促使我们把握住这两个发展机遇。
第一,充分利用30多年来的技术积累,以及目前积累的云、大数据、分布式等技术促进金融信创领域的发展。
第二,充分发挥800多家客户资源,以及我们在整个信创领域打造的生态优势,继续加强金融行业的优势,进一步在信创领域拔得头筹。
第三,我们还有丰富的行业场景资源。把我们对金融的理解,与农业、税务等行业做融合,开拓金融科技的创新业务。以“科技+产业+金融”为模式,在落地场景融合金融科技创新的同时,也能够践行国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战略导向。
最后,我们不仅要推动自己的金融科技落地,也积极主导或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推动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与创新。(本报记者 袁元)
标签: 金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