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在智慧政务大厅,市民使用自助服务机快速办理各类业务;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利用大数据监管商家经营,保持物价稳定;在小学网络课堂,老师学生在线上完成授课、学习,智能方便。
市民无接触办理各类业务,管理部门线上监管市场物价变动,学校老师借助互联网开展教学。目前,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不少领域,都已经用上了新技术。对此,记者进行了探访。
智慧政务大厅
享受自助服务
在重庆璧山区行政服务中心,只见十几台自助服务机依次排列。起初,徐庆源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在前面有人示范,她才知道,这里可以自助办理很多业务。
徐庆源是璧山区一家汽车用品公司的财务人员,前来办理公司股东信息变更手续。她在一台市场监管自助服务机前坐下,通过“重庆市璧山区网上办事大厅”注册,并使用身份证识别后,成功登录,找到需要办理的事项,然后根据提示依次填写信息、提交电子资料,每一项都有填写说明和提示,流程清晰,操作便利。
股东信息变更,关键环节就是要对股东本人进行人脸识别。而有了“自助办”,股东在服务机上填写信息后,只需通过手机“渝快办”APP进行人脸识别,远程办理,不用到现场。不到20分钟,徐庆源就顺利办完股东信息变更手续。
“太方便了!而且疫情期间,不用担心人员聚集风险。”徐庆源对“无接触”服务竖起大拇指,“以前,办理类似业务一般要2天时间,填很多表格,如果没填准确,或者不规范,就要再跑一次,费时又费力。”
不只是徐庆源,很多市民前来办理各类业务都感受到方便。目前,璧山区智慧政务大厅自助服务区已入驻公安、税务和社保等16个部门,群众凭身份证就可实现智能导办,办理出生证明、查询社保信息或公交卡充值等各类业务。
除了办理方便,自助服务区24小时开放,群众可随时前来办事,让政务服务不再局限于8小时内,真正实现政务服务“不打烊”。
将“面对面”变为“线连线”,为群众提供“无接触”服务,是璧山区推行智慧政务的举措之一。疫情期间,璧山区办事大厅窗口暂停现场服务,智慧政务大厅发挥了积极作用,积极引导群众“自助办”,为恢复生活秩序作出贡献。
截至3月底,璧山区行政服务中心网上办理各类事项1.4万余件,办结率100%,回复群众电话、网上咨询等9000余次,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便利。
便民服务平台
监管市场物价
“来,复制你想买的商品网络链接,再扫下这个二维码。”湖南省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间办公室里,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处副处长王祖锡打开手机屏幕。
王祖锡笑着解释:“放心,就是一次模拟网购。”
说着,他自己点开某电商手机客户端,随机选了一款打印机,复制链接,扫二维码,一气呵成。紧接着,手机屏幕便跳转到一个新的页面,出现了一张折线图——该商品自去年9月在网店上架以来,标示的全部价格。
这是长沙市市监局在2019年“双十一”期间,与上海凭安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合作,以服务外包的形式,开发的一个便民服务平台。它抓取并记录国内各大中型电商平台商品的实时价格,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端口,就能查询任意商品的价格走势,时间最长可回溯过去一年。
“开发平台的初衷,是为了监管不良商家价格欺诈行为。”王祖锡介绍,此前,在一些节日活动期间,可能有商家用虚标价格的方式,虚假促销。而在大数据下,这些违规行为都无处遁形。
线下商超易监管,海量的线上网店怎么办?
“还得依靠大数据。”王祖锡说,比如在物资最紧张的时候,为平抑物价,购销差价额一度不允许超过15%,人力摸排做不到。
长沙市监局提供参数标准,凭安征信按照要求对全市所有涉及相关物资交易的注册商家进行线上数据摸排。短短几天内,就排查出数十条经营主体涉嫌违规的线索,并将之上传至长沙市网络交易平台监管服务系统。很快,各区分局就从系统内认领了各自辖区内的线索,并开展了线下执法,20多个商家的违规经营行为被纠正,保持物价稳定。
现在,复工复产逐步推进,这些天,网络交易监管平台服务系统再度忙碌起来,又累积了不少新的线索。
“外卖行业复苏,我们针对性加强了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管。”王祖锡说,按照规定,所有开展外卖业务的商家必须办理营业执照,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在网店上公布,“借助数据库比对,我们正对商家经营资质进行筛查,尽全力减少市场上的食品安全风险。”
小学网络课堂
实现线上学习
黄启英是广州白云区中大附属外国语小学二年级的老师,这个学期对于她和班上的学生来说都有些特殊。受疫情影响,学校不能按时开学,黄启英就通过网络和学生讲课、互动。
安排的课程时间就要到了,黄启英提前进入到网络平台,调试设备,查看学生们的进入情况。“打开摄像头,关闭麦克风……”从一个月前面对屏幕的不习惯,到现在黄启英已经十分熟练地掌握软件的各种功能。
“老师,统计图与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先思考一下,这两种方式对你了解数据,能起到哪些作用?”
在线上教学过程中,黄启英更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经常运用启发思考的方式来解答学生的问题。
“学生年龄还小,而且隔着屏幕,多互动才能提升他们的上课专注度。”黄启英一边上课,一边也从后台数据上关注学生的观看参与度,通过随机提问软件,与学生进行互动,实时连麦沟通。
“其实,线上教学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次挑战。授课方式、理念,都与以往有所不同,需要及时转换思维。”黄启英所在的学校对于线上教学也十分重视,提前要求年级组老师共同备课,商议教学计划,教案、讲义还必须经过审核,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以往在教室里,师生之间互相可以看到。但搬到网络上之后,老师需要跟学生建立更深入密切的连接,不能仅是陈述性讲解,还需要小游戏、互动环节来调动学生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得到学生的教学反馈,黄启英在授课以外也做了不少工作,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从作业的批改当中发现问题,专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答疑,并定期与学生家长沟通近况等。
“这段时期,老师、学生都对线上教育有了比以往更加真切的感受,足不出户就能听课。如果有不理解的,还可以通过录播回放,照顾到了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黄启英觉得线上教学有其方便、智能、可重复等优势,未来会是一种趋势,“但如何跟原有的教学模式相融合、衔接,是我们必须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借鉴和思考的。”(本报记者刘新吾申智林姜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