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中国城镇化进入新发展阶段,人口、资源加速向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集聚,中小城镇和东北、西北等部分地区正面临着人口流失、城市收缩现象。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稳步推进城市群、都市圈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那么,小城市和人口流出区域该如何应对收缩、实现转型?
15日,在“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2冬春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城市百人论坛联合秘书长毛其智称,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但在中国拥有14亿多人的国情下,城乡仍将长期共存。如何以城镇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中国的城镇化成为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是今天所面对的挑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李晓江关注到了人口流出大省在城镇化发展中的新特征。他在论坛上表示,截至疫情前(2019年),在河南等中国9个人口输出大省中,本地城镇化的趋势正在减少,即农民工回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人口输出地,县级单元正成为承载新增城镇人口最重要的空间。
“新增城镇人口的结构性变化就是我们的城镇化。在这个变化下面,人口流动出现了异地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并行的状况。”李晓江认为,异地城镇化会带动县域城镇化,进而减少大中小城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推动城镇化向高质量方向迈进。
城乡就业居住关系的两个典型变化决定着异地城镇化发展的必然性。李晓江称,一方面,七人普结果显示,人户分离现象正从过去的“农民工-大城市”向“县级单位的城乡之间”转变,即大城市的农村人口市民化意愿有所减弱;另一方面,城乡通勤便捷性的提高和时间的缩短,也使得部分大城市就业的农村人口仍选择居住于农村或临近县城。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魏后凯则在论坛上提出,加强县域治理,是破解一些城市人口外流局面的重要路径之一。
以东北地区为例,魏后凯举例称,在过去10年的两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人口流失和人口减少现象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根据团队研究,近些年来,这些地区的人口流失是由于县域人口的流失引起的。从2010-2020年,东北三省87个县常住人口减少了近700万,占东北三省常住人口减少的63.2%。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二级研究员、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会长肖金成也认为,下一步亟需让地州市的中心城市变得更具吸引力。“2021年年末,中国城镇化水平提升到了64.72%,即新增城镇人口达到7.42亿人。这7.42亿人大多奔赴大中城市。发展地州市的中心城市也是防范、化解‘大城市病’的需要。”
肖金成同时提到,应理性看待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人口流向和城市收缩现象。客观来看,人口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是符合城镇化发展规律的,也更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我们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做过一个分析,东部沿海地区恰恰是资源环境承载力更大的地方,很多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不够的,甚至已经超负荷。”
虽然当前国内城市收缩现象仅发生在少数区域,但在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秘书长倪鹏飞看来,潜在的城市和区域的人口收缩比,或比当前数据反映情形更严峻一些。
倪鹏飞告诉第一财经,过去多年来,城镇化依赖于土地开发模式,当城镇化进入存量时期,这种通过大规模础设施建设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难以持续,房地产业正在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今天的经济、产业流向,就是明天的人口流向。从当前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增量和经济密度来看,出现潜在城市收缩的空间范围有向北纬31度即长江一带扩大的可能。故此,中国应超前应对人口流出,以及由其引发的人口输出地的住房过剩和债务攀升等问题。”倪鹏飞在论坛上称。